變更語系:簡體
最新消息
本會宗旨
關於酸痛關懷協會
協會成員
柬埔寨義診
歷屆會員大會
健康諮詢團隊活動
WHO世界脊椎日
公益活動
健康諮詢團隊
健康管理的新思維
   ‧肩膀有喀喀聲
活動記錄
會員招募
運動用品/書藉
網頁相簿
訪客留言板
回到首頁
 
         健康管理的新思維

 
 

腕 隧 道 症 候 群     
 

作者:
陳柏芫醫學博士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手上的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在經過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腕橫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主要因為腕屈曲肌腱發炎而導致腕橫韌帶變厚,以及腕骨錯位(subluxation)所造成。其正中神經是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
腕隧道症候群主要症狀有手部感覺異常、麻木、刺痛、腫脹、及灼熱,此疼痛在晚上或睡醒時特別明顯。患者夜晚常因手腕麻木而醒來,需用力擺動手腕或摩擦手指,以症狀緩解。若未處置,疼痛會加劇、握力變得軟弱,大拇指基端的肌肉變消瘦,這種情形,就已經是比較嚴重的腕隧道症候群。
誰會有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例如家庭主婦、機械技工、廚師、文書打字人員或電腦工作者等,尤其好發於慣用手,而且症狀會因為工作過長而加劇。女性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約男性的5倍。
其他有很多情況會導致手腕結構佔據腕隧道的額外空間,即使在骨骼和韌帶並未給神經施加壓力等,也會引起此症狀。例如:
1. 因為肌腱周圍的潤滑液隨著正常老化或手部重覆運動的磨損而變硬變稠,如此壓迫到正中神經。
2. 手腕骨折或有過脫位均會導致骨骼突入隧道,因此隧道變得更窄而產生壓力作用於正中神經上。
3. 許多婦女在懷孕第七個月至第九個月時,因液體滯留造成手腕水腫也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產後此症候將緩解有三分之一的婦女。
4. 頸椎C6~T1 有半脫位(Subluxation)
5. 其他包括糖尿病、痛風、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末端肢體肥大症、手腕曾有骨折或脫臼等患者,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檢測法:
1. Phalen Maneuver:將兩手掌的手背對手背互相施壓,讓手腕與手肘皆呈彎曲狀,這種動作會使正中神經受到較大的壓力,經過30到60秒,若手開始發麻,那就很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2. Tenal Test輕敲患者的正中神經控管的區域,患者會有觸電或刺痛感,可能已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3. 檢查神經傳導速度:使用儀器診斷出正中神經傳導速度緩慢,大致可判定為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及處理:
一般西醫使用藥物治療(抗發炎藥物、類固醇),以及手術治療,除此之外,保守性治療是比較溫和且非侵入性,並且可以改善疼痛症狀;
1. 休息與保護:防止進一步傷害,避免手腕長期處在彎曲與扭曲,減少腕隧道長時間壓迫,定時讓雙手休息並盡量讓手腕自然伸直。
2. 使用手腕護具固定手腕,減少彎曲並幫助手腕休復,使用至少2~4周改善麻木症狀。
3. 日常生活避免動作的重覆或用同一伸展姿勢握住東西太久。
4. 物理治療:超音波、水療、熱療、冰敷等物理治療可以減緩症狀。
5. 復健運動:腕部伸展運動,每天早晚做一次,每次伸展約10~15秒,做3輪。
 
6.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 treatment):矯正活動不足的腕關節,最常見的是月狀骨(lunate)向前錯位,導致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另外需評估並且矯正頸、肩、肘關節(如C6~T1),以幫助上肢整體神經功能的完整性。飲食方面必須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及B群成分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以及水果、全麥麵包等,另外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則有助於減緩發炎,其最佳的來源是深海魚,如鮭魚、鮪魚、鰹魚等。
 
 
 

網頁設計維護:達人網有限公司    台灣酸痛關懷協會